同时,绿色通道畅通,保障药品、实验用品等生活科研类必需品的进入。
我们曾携手征程,也将在此刻共迎未来。夏天的风吹向毕业季,直至万物葱茏时,蝉鸣复响,草木生机。
在这特殊的毕业季,我们虽相隔一方,但情谊长存在心间。从光华楼前的樱花到江湾的银杏,朝气盈盈的青春足迹珍藏于四季,在一帧一幕中定格时光,我们的故事里也有你的身影。熟悉的校门承载百年风雨荣光,也见证着莘莘学子向未来启航。带着学校寄予的殷切祝福与期许,勇敢向着新的人生旅途出发吧。教学楼、科研楼、图书馆,在沉潜钻研中求索新知,田径场、大草坪,你留下的汗水与欢笑依旧闪闪发光
祝愿各位同学能用好复旦资源,领悟复旦精神,用心磨炼本领,有所成长,有所收获,不负青春。侯东岳药学院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我将永远铭记张江校区网格化管理期间的点点滴滴,作为宿舍楼的楼长,我与楼层长、志愿者们一起守护我们的平安校园,无数个日夜的送餐送水,无数条消息与通知,见着了我们坚守一线的汗水与心血。应用于邯郸校区旦苑餐厅的,信息学院研发的光伏发电项目,既可以继续丰富科研数据,又可以提供年发电12万kWh,用于食堂照明用电,利用学科优势,在开展绿色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复旦大学也在积极落实各项节能技改工作。
从组织机构建设出发,完善节能工作长效机制为了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创建工作,学校在原有节能管理办公室的基础上,特别成立了节约型校园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节能减排工作的整体规划,决策重大节能技术改造方案,落实节能减排资金,发布节能管理制度。节能宣传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具有良好节能意识和节约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公共事业管理、护理学、法医学随后也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5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中山医院被评为2018中国医疗机构最佳雇主医院全国第一,充分展现了在附属医院学习、工作的优越性。直属附属医院拥有高级职称人员2400余人,其中临床教授(研究员)300余人、主任医(药、护、技)师560余人,临床副教授(副研究员)200余人、副主任医(药、护、技)师1300余人。
一流学科建设门类数量国内领先。通识教育,塑造全面人格复旦大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人文气息和理工氛围,医学生将有1-2年在校本部选择人文、社科、数理、自然、环境、计算机、新工科、大数据、智能科学等学科的课程学习。爱暖红房等王牌志愿者项目,培养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感受医务工作者的不易与伟大。2000年,与复旦大学强强联合,成为现在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在有招生计划的全国各省市中,复旦上医录取分数线位列医学院校第一的有14个省(46.7%),位列第二的有9个省(30%),生源质量全国顶尖。临床八年制王天同学以第一作者在CELL杂志上发表论文。海外交流,具有国际视野复旦上医凭借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科研资源,始终坚持一体化、国际化、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所有学生在校期间都有机会被选派赴境外进行交流学习。医科图书馆全国领先,总面积18225平方米,座位约1700余席,2022年医科馆图书馆达人冲冲冲项目荣获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评比的十大创意奖项。
创始人:颜福庆(1882-1970)著名医学教育家、公共卫生学家、一级教授第一位获得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亚洲人建国初期,复旦上医就拥有16位国家一级教授,位列全国所有高校第二。其中,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1959年,被定为第一批全国16所重点大学之一,始终是部属重点高校。创新创业,全程导师引领复旦上医实行全程导师制,入校的第一年起就配备专职导师,早期接触临床,规划职业生涯,培养创新思维,夯实科研基础。
临床八年制学生将在中山医院或华山医院实习轮转,妇产科、儿科、五官科、肿瘤科则前往全国最好的四所附属专科医院进行,保证学生得到的都是最优质的学习资源。正谊论坛、明道讲堂等让大家可以分享大咖们的人生阅历,拓宽知识面并解答心中的疑惑。2022年起,通过复旦上医招生录取的本科生,转专业申请范围将不限于医学类各相关专业。以坐标丈量日月,于方寸期会光华我们真挚地邀你赴一场枫林之约愿日月光华中,有你闪亮的双眸愿健康中国里,有你无悔的青春来上医,为正谊明道而前进来上医,为人群服务而努力来上医,为健康中国而奉献来上医,为实现价值而奋斗 制图:实习编辑:项天鸽责任编辑:李斯嘉。2021年中国最佳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一。截至2021年底,上医本部拥有专任教师700余人、专职科研人员16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570余人。
想学医,来上医这里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招生代码19246)以建设一流医学院和一流医学学科为目标以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为使命坚持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辐射亚洲及世界立德树人培养有温度的创新型卓越医学人才聚贤筑梦正当时来吧,选择上医开启你的医路前程九五荣光,积淀深厚文化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前身是上海医科大学,1927年由颜福庆先生创建,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医学院。复旦上医两院院士2022年春季学期,复旦上医共开设各类课程645门次,其中实验实践类课程151门次,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率达到100%。
最新公布的中国公立三甲医院绩效考核中,全国仅有复旦上医与北医拥有两家附属医院进入全国十强,其中中山医院上海排名第一。复旦上医致力于为医学生打造多元化的校园文化生活,克卿书院是学生步入医学神圣殿堂的引路人和好伙伴。
复旦上医将通识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有温度的创新型卓越医学人才。目前在校博士研究生3477人,硕士研究生3338人,本科生4149人,还有来自37个国家的留学生近400人。
学科齐全,一流专业建设复旦上医设有本科专业8个,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法医学、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药学、护理学等一级学科齐全。学校、院系学术研究平台向全体学生提供全过程的创新训练,资助学生开展跨学科的研究和探索,医学生在全国乃至国际各级各类创新大赛中成绩斐然。复旦大学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效期为8年,自2021年5月至2029年5月。临床五年制品学兼优的学生可被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每年推免比例接近60%,并逐年提高,考研学生约30%,申请国外执业医师资格约10%。
中山医院、华山医院是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本科生均入住新建的书院大楼,四人一间,有独立卫生间,24小时热水供应,配备空调网络、公共会客室、洗衣房等。
毕业深造,就业前景光明临床八年制毕业生主要就业于上海及各省市三甲医院、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医学院校,部分学生赴海外行医。国家一级教授16人,位列全国所有高校第二位大师云集,潜心教书育人复旦上医现有两院院士15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00余人,其中国家级青年人才100余人。
顶尖医院,最佳实习基地复旦上医现有中山、华山、肿瘤、妇产科、儿科、眼耳鼻喉科医院等直属附属医院,医疗实力雄厚。上海市人民政府加强对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及其直属附属医院的领导和支持,为共建托管创造良好条件。
校区还配备温水游泳馆、运动场、健身房、乒乓房、室内篮球馆等运动设施。复旦上医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医学中心3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前沿科学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卫健委(卫生部)重点实验室9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4个。落实扩大办学自主权,指导支持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加快建设一流医学院,加快培育一流医学人才,加快建设一流医学学科,加快提升医学创新与服务能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权点在2018年全国首轮水平评估中获评A类,上海地区排名第一。
校区四个餐厅宽敞明亮、风味齐全,曾经被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为高校最美餐厅。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各地三甲医院、医学院校。
十三五期间,由我校医科牵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中长期科技重大专项共计65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5项,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6人。复旦上医目前与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加拿大UBC、阿尔伯塔大学、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瑞典隆德大学、日本京都大学、香港大学等众多大学医学院签订协议,每年选派优秀学生公费前往交流。
根据共建托管协议,教育部在保持原有支持不变的基础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2014年,由我校牵头的项目《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实现了上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零的突破,为全国开展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了示范和借鉴。